News

“倾听鱼类的声音,改善我们的内陆水域”

Published on
2023年1月20日

全球淡水的生物多样性正面临压力。尽管鱼类与人类自古就有渊源,但如今我们仍然对这些动物在水下的生存状况知之甚少。Tom Buijse博士在瓦赫宁根大学及研究中心淡水鱼类生态学教授的任命仪式上发表演讲时表示,“我们可以通过研究鱼类的行为和生态,成为这些宝贵动物的代言人。”

淡水生态系统拥有最高水平的生物多样性。全球数亿人依靠这些生态系统获取营养。脆弱地区或贫困人群更是如此。淡水鱼对许多不同生态系统的健康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并支撑着食物网结构。然而,据世界野生动物基金会(WWF)估计,自1970年以来,世界淡水生物多样性已经下降了80%以上。

鱼类需要什么

Buijse说,“在水面下发生的事情往往是一个谜。我们无法看到鱼类需要什么,因此需要进行研究。通过满足鱼类的需求,我们可以为保护和恢复内陆水域的生态环境做出贡献。”

这也是为什么Buijse重视Twan Stoffers等人研究的原因之一。Twan Stoffers等人的研究绘制了一幅地图,显示了不同种类的河鱼是如何利用荷兰洪泛区的。如要改善淡水鱼赖以生存的内陆水域的生态功能,则必须加强其连通性和生境多样性。Buijse认为,这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受气候变化影响,过去的研究结果对于现在的情景来说不再可靠,更不用说对未来的预测了。”

将淡水与海洋领域研究联系起来

Buijse教授还致力于将淡水研究与海洋领域的研究联系起来。特别值得一提的是,今年九月,瓦大将开设一个新的海洋科学学士项目。毕竟,海洋和淡水环境中的问题有许多相似之处。

此外,大西洋鲑和欧洲鲟鱼等洄游鱼类,需要海洋和淡水环境来完成它们的生命周期。Buijse:认为,“这些鱼类恰恰是受到威胁的物种。它们需要所谓的游泳通道,类似于鸟类的飞行通道”。

与利益相关者团体开展联合研究

正是由于其隐蔽性,决策者和公众常常缺乏对水下状况的了解。这就是为什么Buijse要与利益相关者团体和其他相关方合作的原因。荷兰有超过70万休闲钓鱼者,这是一个潜在的、细密的观察者网络。此外,职业渔民也可以充当研究人员的眼耳,全年观察内陆水域的情况。